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Eczema: 10 Essential Questions Answered

1. 什麼是濕疹?

     濕疹常因病名被誤會跟『濕』有關,但其實並非如此,很多病人的濕疹是因為冬天天氣乾燥誘發,而夏天因為汗液的刺激,也可能在皮膚皺摺處發生濕疹。

     濕疹是極為常見但病因複雜的皮膚病,像常見的「主婦手」、「尿布疹」、「膠布/化妝品過敏」等等都屬於廣義的「濕疹」。

     它的典型症狀是皮膚紅腫、瘙癢,患處有紅斑、水泡、結痂及脫屑等現象甚至有些人會有皮膚變厚等情況。

2. 濕疹是否好普遍?

     濕疹原來非常普遍,有研究發現每5個人之中便有1個是濕疹患者。

3. 濕疹會否具傳染性?

     濕疹不具傳染性。它的成因和遺傳具很大關連,根據臨床統計若父母有一方是濕疹患者子女罹患濕疹的機率是60%;若父母雙方都罹患濕疹則子女有 80%的機率同樣會罹患濕疹。另外,濕疹還會因為外在的因素而誘發,例如氣候變化大、天氣潮濕或乾燥、紫外線曝曬、熬夜、壓力等因素。

4. 如果濕疹惡化到最嚴重,會引至什麼問題?

     濕疹的皮疹影響個人外觀、社交,強烈的瘙癢感影響學習/工作的專注力晚上影響睡眠休息,很多濕疹的長期病患者情緒較為低落,甚至引發抑鬱、焦慮情緒。

     當濕疹發作時,皮膚正處於脆弱的狀態,加上受不了瘙癢劇烈搔抓,容易讓細菌入侵,衍生成蜂窩組織炎,使皮膚出現紅、腫、熱、痛,甚至 「細菌入血」,最壞的可能便會有生命危險了。

5.  天氣和個人情緒會不會導致影響濕疹情況?

     夏季天氣炎熱易流汗,汗液容易積聚在腋下、手肘、膝蓋後方等皮膚皺摺處,長期刺激導致皮膚發炎。而冬季天氣乾燥,皮膚油脂分泌減少,角質層無法留住水分保濕,加上使用暖爐或洗澡時水溫太高,使皮膚流失更多水分及油脂,經常誘發濕疹。另外,天氣突然的轉變,如溫度、濕度等,都可能使濕疹發作或惡化。

     心情不佳、壓力也會令濕疹惡化,例如有人會因為考試、工作、經濟壓力、親友病故等經歷而令病情嚴重。

6. 如果初起濕疹, 醫生有什麼建議?

     濕疹發作的時候常會伴隨難以忍受的痕癢,但指甲是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如果不慎抓破病灶,可能造成進一步的細菌感染。初起濕疹,首先記得要避免搔抓,可以嘗試冷水或微涼水沖,或者用冰袋短時間冰敷一下,然後趕緊使用保濕乳液。冰敷止痕。如果皮膚乾燥,要注意沐浴水溫要適中,避免過度清潔,加強皮膚保濕,外用低敏配方的潤膚膏,但要注意如果皮膚出現水皰、破損甚至出水,一定要避免外用潤膚膏,可以先用生理鹽水外敷,盡快尋求皮膚科醫生診治。

7. 濕疹能否「斷尾」?

     濕疹能否「斷尾」因人而異。如果處理得宜、積極面對,配合良好的生活、飲食和護膚習慣,避免接觸致敏源,濕疹病情是可以大有改善。

8. 西醫認為濕疹患者要「戒口」嗎?

     西醫不會建議患者胡亂「戒口」,大範圍戒掉所有豬牛羊海鮮那會影響攝取營養。西醫建議患者透過「食物日記」、各種過敏原測試等方法找出致敏原兇,才針對性避免某些食物

9. 好多人也知道濕疹患者要塗潤膚膏,而市場上潤膚膏令人眼花撩亂,應如何選擇?

     潤膚劑可為皮膚提供保濕作用,又分為乳膏、乳液和軟膏,對於保護皮膚屏障功能有一定幫助。如果本身皮膚較乾燥,又或是乾燥的秋冬天氣,可以選擇保濕能力較強的油性類保濕產品如軟膏。如果皮膚不算乾,天氣濕度亦高,則可選擇水性類保濕產品如乳液。盡量避免選擇含有香料、酒精、防腐劑(如甲醛、MIT、Parabens等成分)、色素等成分的產品。每天塗抹次數最少2次或以上,可以按皮膚乾燥程度再增加塗抹潤膚膏的次數。每次塗抹的分量薄薄一層已經可以。若患者在塗抹潤膚膏後皮膚出現紅腫、痕癢等反應,應立即停用,並用清水輕輕清洗。

     近年醫學界興起具有治療作用的潤膚膏,能有效紓緩濕疹的瘙癢症狀。此類潤膚膏不含類固醇作用原理是透過抗氧化因子對付濕疹源頭 - 氧化壓力有效減低濕疹炎症,尤其改善痕癢症狀。研究顯示抗氧化潤膚膏治療效果與輕度類固醇相若可以幫助患者減少使用類固醇有別於一般的保濕霜

10. 有些濕疹患者四處尋求偏方,而不願求醫,是因為不想使用類固醇,醫生有什麼看法?

     類固醇已在醫學界使用多年是醫治濕疹的常規藥物。部份患者對類固醇存有很大的偏見,畏懼類固醇的副作用,但當中很多其實是屬於誤解。但其實只要正確認識濕疹,以及學習如何正確善用類固醇,患者們都可以從中受惠,而又能避免使用類固醇的副作用和缺點。但有些濕疹患者不去求診,貪方便胡亂在藥房或網站買成份不明的「藥膏」,並且長期/過量使用,就有機會產生副作用,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 。

     因此,建議患者若濕疹症狀持續,應及早求診,避免走彎路。

 

受訪者: 葉張章醫生 (澳門科大醫院皮膚科)

HK-PEL-062024-168 (Jun 2024)